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提高至50%以上,更多科技人才资讯看这里!

2021-08-24

一、 重大活动

◆7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会议确定,一是简化预算编制,将预算科目从9个以上精简为3个。将设备费等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对基础研究类和人才类项目推行经费包干制。二是加大科研人员激励,提高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科研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三是加快项目经费拨付进度,项目任务书签订后30日内,要将经费拨付至承担单位。从科研经费中列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不纳入“三公”经费范围。四是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方式。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科研团队和经费使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五是科研项目由相关方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相关人力成本费用可通过项目经费等渠道解决。六是改进科研经费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审计监督。(来源:中国政府网)

 

二、 科技人才政策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进“直通车”制度。率先在浦东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研究在浦东投资工作的相关高端人才审核权限下放政策,为引进的“高精尖缺”海外人才提供入出境和停居留便利。逐步放开专业领域境外人才从业限制,对其在浦东完全市场化竞争行业领域从业视同享受国民待遇,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支持浦东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试行更大力度的人员出入境等配套政策,并推动常态化、制度化。(来源:新华网)

 

◆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实行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到中部地区就业创业。允许中央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按有关规定在中部地区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实行专业技术人才落户“零门槛”。(来源:新华网)

 

◆7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建立以技术经理人为主体的评价人员培养机制,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发明披露、评估、对接谈判。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重在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控制奖励数量,调整国家科技奖评奖周期。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取得显著应用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等高质量成果,提高其考核评价权重。不得把成果完成人的职称、学历、头衔、获奖情况、行政职务、承担科研项目数量等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和人才计划评审的参考依据。(来源:中国政府网)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健全公共卫生(含卫生监督)及卫生工程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强化教学培训应用,打造国际一流的骨干人才培养基地。要求各地要加大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用地、建设投入及运行经费、设备准入、人员队伍等方面保障力度,在运行管理、岗位编制、人才聘用、经费使用、薪酬及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新机制,允许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对科研岗位人员有独立的职称评审权。(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7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要培育人才队伍,厚植5G人才培育基础,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精准培养,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专业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加强共享型工程实习基地建设。推进5G相关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实施好5G相关领域“1+X”证书制度试点,开展安全技术技能大赛、组织5G相关职业培训和认证,丰富5G人才挖掘和选拔渠道,培育一批既懂5G通信技术又具备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7月19日,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在若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探索设立女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适当放宽女性申请人年龄限制。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奖励、国家人才计划等各类评审工作中,逐步提高女性专家参与比例。国家人才计划适当放宽女性申报人年龄限制,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推荐女性科技人才。鼓励科研单位设立女性科研回归基金,资助女性科研人员生育后重返科研岗位。在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等环节,对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适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研究建立女性科技人才数据指标体系,纳入国家科技统计,动态掌握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状况。(来源:科技部网站)

 

◆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通知》提出建立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制度,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高校教师开展多点教学、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并获得报酬;允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科研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研究员。重构市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区分竞争领域和非竞争领域,对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竞争领域,以人才市场价值、经济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建立“经济贡献越大、奖励补贴越多”的持久激励机制;对政府主导投入的非竞争领域,由以“帽”取人向以岗择人转变,由用人主体自主评聘“高精尖缺”人才。(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三、 地方科技人才工作

◆7月7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印发《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标准》提出对品德有问题者实行“零容忍”,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撰写的应用对策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报告、调研报告或政策建议等智库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等均作为正常晋升业绩贡献条件标准。设立破格晋升业绩贡献条件标准,不具备规定学历、未到达规定任职年限、专业明显不对口等,但任现职后工作业绩贡献突出,可单破、双破、多破。破格晋升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来源:甘肃省科技厅网站)

 

◆7月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支持暂行办法》,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自治区人才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自治区重点支持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知名科学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等来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采取“一事一议、一院一策”方式进行支持。(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网站)

 

◆7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广西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对子”,根据企业需求选派“科技专员”,在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等专项中对“科技专员”给予优先支持。实施企业首席技术官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企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引导国有企业完善内部科研人员收入与创新绩效挂钩的奖励制度,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薪酬制度,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工资待遇。(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网站)

 

◆7月23日,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印发《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统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有关数据与科技统计工作,减少基层填报工作量。针对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减少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领域政务服务,加快电子证照推广应用。逐步扩大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和风险防控机制,鼓励支持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尽职免责细化负面清单。(来源:山东省科技厅网站)

 

◆7月27日,河北省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和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决策的容错机制,到2025年省属重点骨干高校全部建立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的负面清单。高校、科研院所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不低于70%现金收益或者股权的奖励、报酬,对主要贡献人员的奖励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来源:河北省科技厅网站)

 

四、 科技人才管理与服务

◆7月1日至2日,由科技部人才中心和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科技领军企业家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行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黄石)为依托单位,邀请了来自全国22位相关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家,围绕黄石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和节能环保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先后赴劲牌公司、沪士电子、天玑智谷、黄石科技城等企业和园区展馆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和交流对接,为推动黄石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7月22日至24日,由科技部人才中心主办的“科技创新CEO特训营”(第六期)第三模块“营销与品牌建设”在襄阳开课。本次课程设置专家导师授课、本土龙头企业参访和私董会等环节,围绕爆品模式方法论、科技企业销售能力建设、商务谈判基础等专题,系统讲授用户战略、产品战略和营销战略,提升学员商业谈判、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能力。期间,学员共同参访东风日产襄阳分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查中心(襄阳)等本地龙头企业和车辆测试基地。40余名全国学员和20余名本地科技型企业家参加了本次课程。(来源:科技部人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