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村民变股民 个个都拿“年终奖”

2021-12-21

  每到年底,溧水区白马镇曹家桥村的村民们都格外高兴,因为他们会拿到属于自己的“年终奖”。村民们高兴地说:“年底家家有分红,这得益于村里进行的股份制改革。”

  作为农村股份制改革试点村之一,近年来,曹家桥村积极探索、以点带面、对“症”施策,深化产权改革,多方探索拓展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将资金、资产、资源分类进行折股量化,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盘活了农村生产要素,促进了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下以农村股权改革引领乡村振兴的崭新路径。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农村长远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为此,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过程中,我们做实每一项工作,严格每一步程序,攻克每一道关口。”曹家桥村党总支书记杨小兵介绍,为确保股份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村里成立了村股改工作领导小组和业务工作班子,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代表会议,并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致村民一封信”等形式,向村员进行广泛宣传,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定员设股是股改工作的关键。杨小兵介绍,经过多次讨论和周密调研,最终确定在股份分配上,将经营性资产和银行存款及每年的资源性收益,按一轮承包面积和二轮承包人口及现有在籍人口进行“量化到人、固化到户”。总股份由个人分配股、集体经济发展股两部分构成,集体股占20%,个人股占80%。其中,个人股以“人口股+土地股”为模式,人口股以土地二轮承包时的人口,每人0.5股,以现有户籍人口(截至2018年5月31日),每人0.5股;土地股以一轮土地承包面积的每亩土地为1股。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了,再把资产折股量化确权到户,将‘村民变股东’,让村民在集体资产收益里得到分红,增加收入。”杨小兵说,通过改革,集体资产实现了从过去群众“看得到、算不清、管不了”到“既当家、又监管、还分红”的转变。

从2018年起,曹家桥村开始为村民进行集体经济分红,分红金额逐年递增,股份合作社的入股社员也已发展到3000余人。

  “以前我们一家没有稳定的收入,儿子也没有工作,生活并不富裕。如今我们一家都在正源集团工作,一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年底还能拿到村里的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有底气。”陈青瑞高兴地说道。

  变化的不只有经济数字,还有社会民生。

  2019年12月,曹家桥村召开了股民代表大会,提出年底股金分红以发放煤气票的形式进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村庄环境长效治理和整体面貌迈上新的台阶。

村民变为股民后,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监督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明显增强。建议一提出,就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现如今,走进曹家桥村,村道干净整洁,村内一栋栋崭新的楼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种满花卉植被,绿意盎然,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曹家桥村是白马镇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试点“试验田”,仅一年就实现运营达效、分红获利,成为白马镇股改成功第一村。在曹家桥村的带动下,从2018年至今,白马镇其他村社紧跟其后迈出农村股权改革步伐,共成立了9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涵盖全镇1.3余万户共3.87余万人,共分11.62万余股,资产总额达17800余万元。

  在各个村社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挥民主,不搞“一刀切”,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做到一村一策,是白马镇改革一大亮点。

  白马镇各村社借助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发展契机,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道路,将优势资产入股农高区优质项目,通过资金入股、建设标房投入、购买经营性资产等方式,入股资金达到近6500万元,大幅增加各村社经营性收入。通过挖掘红色李巷等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利用园区引进龙头企业、项目,发展符合本村社特色的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同时根据各村社意愿和经济实力,建设固定资产,如上洋社区成立建筑、劳务等公司,革新社区建立蔬菜大棚等服务园区发展,增加村集体服务性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